还记得在《致命愿望》刚定档时,我就发文表示过惊讶:
明明首播剧《八角亭》已经口碑翻车,迷雾剧场居然还敢兵行险着,
用各方面预期都不如意的《致命愿望》接档,自砸招牌的几率高达99%。
果不其然,在播出了6集过后,《致命愿望》开分就跌破了合格线,口碑还持续走低。
目前,该剧在豆瓣上的评分只有4.4分,创了迷雾剧场开播以来的口碑新低。
毫无疑问,《致命愿望》的整体质量是对不起“迷雾剧场”这个金字招牌的。
但要说4.4分能不能反映该剧的真实质量呢?那我也不敢苟同。
毕竟在勉强看完4集后,我还是能从该剧里发掘出一些闪光点:
虽然美工设计有点落伍,但特效制作并不马虎,基本不存在明显的五毛特技痕迹。
虽然演员水平参差不齐,但在对待表演上都很认真,全员用原声台词值得点赞。
从这些闪光点我们可以看出,《致命愿望》的主创团队确实很想拍出一部高质量的作品。
但是“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残酷”,由于导演杨苗实在水平有限,即使拿着《喂食者协会》这种有一定知名度的小说,也改编不出让人满意的剧本。
不仅如此,他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“特长”,通过魔改台词和融梗剧情,把本来独具创意的题材拍出了故弄玄虚的土味,实在让人忍俊不禁。
这已经不是杨苗第一次拍出如此“有个人风格”的烂片了。
在去年的迷雾剧场里,评分最低的《非常目击》就是出自杨苗之手。
和《致命愿望》一样,观众对《非常目击》的评价也是台词不知所云,剧情故弄玄虚。
再翻开杨导演过往以导演身份参与制作的作品口碑榜,清一色的差评告诉我们:
在拍烂片这件事上,杨导的坚持真不是常人可以比拟的。
他对自己艺术风格的固执,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另外一位以“烂片”著称的导演:毕志飞。
无独有偶,就在杨导因为拖垮迷雾剧场备受非议时,毕导也因为被“围攻”略显尴尬。
在最近播出的综艺《导演请指教》里,毕志飞在交出了翻拍作品《小城之春》后,就和数位专业影评人展开唇枪舌战,从意识形态差异谈到了中外电影史发展。
虽然毕志飞最终因为“势单力薄”寡不敌众,但舌战群儒的架势一点也不输当年,即使表面上被辩驳得哑口无言,但最终还是成功把锅甩给了一个“临时工”编剧。
还记得当年毕导因为《逐梦演艺圈》而被网络口诛笔伐时,不仅没有坦然接受自己拍烂片的事实,还认为是豆瓣网“恶意锁分”并一纸诉状将对方告上法庭。
结果经过了长达数年的诉讼后,毕导的诉讼不仅被驳回,《逐梦演艺圈》更是被长期钉在电影史的耻辱柱上,让毕导和“烂片”两个字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在这次登上《导演请指教》的舞台时,台上台下对他的一致认知都是消极的、不看好的。
而他的实际表现也“不负众望”,不仅仅是因为他把《小城之春》当成“二男一女”的狗血爱情剧来翻拍,更是因为他这么多年依然不思进取并且固执己见。
在节目放出的拍摄花絮可以看出,毕志飞对这部经典电影的理解,有些地方甚至还表现得不如几个年轻的演员;在点评环节与专业影评人之间的理论较量更是一直被“碾压”。
距离《逐梦演艺圈》上映已经过去了4年。
在这4年期间,毕志飞除了和网友打嘴仗外,就拍出了一部2.6分的动画电影《魔亲》。
现在好不容易登上了一个可以证明自己有进步的舞台,却开局就处处显示了自己的故步自封。
请问毕导是来证明自己呢,还是来哗众取宠的呢,还是来证明自己可以哗众取宠呢?
舒淇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应该“多给新人导演一些机会”。
但问题是,像杨导和毕导这种长年累月一直坚持拍烂片的导演,真的还值得给机会吗?
其实观众并不是不愿意给新人导演机会,只不过有些人太把公众的宽容“不当一回事了”。
先来看看杨导,明明之前的作品都饱受诟病,却仍把失败原因归咎到受众不懂欣赏上,于是在《致命愿望》里就出现了知名演员 流量偶像的组合。
流量偶像的忠实粉丝群体和知名演员的号召力,无疑能让作品拥有更多的关注和流量。
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,因为如果作品本身质量不行,关注度越高就越有可能惹人反感。
如在我刚写完不看好《致命愿望》的原因后,评论区就被下述这样的言论“洗刷”了一遍。
这种根本没有理性分析过程,只会盲目肯定爱豆的言论,对作品的提升一点帮助也没有。
不仅如此,如此不理性的评论还会引起对人不对事的反感,把对作品的讨论转移到对人的讨论上。如果一部影视剧的重点不在剧本身,全在演员身上,这样的作品还值得看吗?
不认真提高作品质量,只想蹭流量来收割名利,这样的导演很难让人期待。
再来看看毕导,明明自己对电影的理解有偏差,在公众和专业人士全方位指正下,不仅没有幡然醒悟,还油嘴滑舌、百般辩解,这样的态度又怎能确实地提高自身的导演能力呢?
即使理论基础强如陈凯歌,导演水平高如张艺谋,在背离公众审美的情况下,一样会拍出《道士下山》、《长城》这样的烂片,毕导自问要比张、陈两位大导演都要强吗?怎么就能淡然自若地“据理力争”,认为公众的差评
更有意思的是,他似乎从来不把公众的差评当一回事。
拿了两届金扫帚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,《逐梦演艺圈》这样的史上最烂电影更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“得意之作”,嘴上说着会进步,但却不付诸行动,导演水平不上不下。
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,甚至连电影市场的风向都搞不懂,只会一意孤行地沉浸在所谓的“艺术境界”里自嗨,这样的导演值得公众给他机会吗?
当然了,也不排除毕导,是拿了小四的“悲情剧本”,通过在舞台上被虐收割公众的同情分;
而杨导搞砸了迷雾剧场,是为了自己接下来的“大招”蓄力,想来一个欲扬先抑的套路。
但即使是这样,他们也改变不了目前没有优秀代表作的状况。
一个导演如果不好好打磨技术,整天想着靠营销炒作来提高知名度,又怎么值得公众去给予他试错的空间和时间呢?
对这种一直拍烂片还想鱼目混珠的导演,我只想说一句:
对不起,我看你们没有机会了!
举报/反馈